日期
诗文库 正文
安禅寺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五、《潜斋集》卷八
安禅寺比丘思如师以至元乙酉观音阁成,后几年远来乞记,曰:「此某与某之徒所以庄严佛土如此,事已迹陈,惧至湮没,愿得一言以传末世,何如」?
余曰:「可也,然所传不易也」。
师曰:「岂以一阁为不足传欤?
顾所乞亦不独此阁是为也。
穷山兰若,屋且馀百楹,殿堂楼阁门窗房霤翼翼,土木彫绘金碧熠熠,钟鼓鱼板枞枞,皆四方檀施与吾徒桑门捐赀出力,而后成此。
傥按其颠末而惠识诸碣石,庶有传乎。
请数其概。
寺盖肇基于萧梁大同之二年,于今盖八百载馀矣。
宋咸淳己巳,悉熸于火,焦土馀烬,露宿草栖,蔑如也。
赖好施者倡义,与众共图之。
明年始成佛殿,旁附库堂,岿然离立而已。
明年,始塑佛像,他事盖未遑也。
明年壬申,成钟楼。
又五年至元丙子,成山门。
十六年辛卯,成僧堂,旁翼接待云水室,楼上范金为丰钟一,阁上幻木为大权菩萨像二十。
凡若此者,大之兴废,小之成毁,愿大书特书,使来者有所考證」。
余闻其言而嘉之曰:「甚哉,师之有志于传也!
抑余窃有感焉者何也?
师,佛之徒也,佛以空为宗,空则万法俱空,山河大地抑空华尔,室庐诸所有物寄于山河大地,等为空华。
复计其初为平野荒草,俄为栋宇榱桷,中为煨烬瓦砾,终复为栋宇榱桷,犹是空华。
乱起乱灭,于太虚空中,无有实相。
况天地劫运,流变无极,而独不向胡僧昆明池底事耶?
大劫小劫,同归变坏,为此世间微尘诸相,畴非空华?
谁实作者,谁实居者,谁实施者,谁实受者?
取作者、施者,是有我相;
取居者、受者,是有人相。
人我俱空,谁实为主?
乃欲托言语以传不朽,是倚言语之独不为空华起灭也,虽记何为」?
师矍然起曰:「我闻佛说空亦如是,抑闻世出世间固有不空者在也。
君其与我记诸,将留所谓不空者与此山无穷」。
余曰:「善,可记也」。
佛殿库堂,盖叶浩首出囊橐与众协成者也。
观音阁直佛殿后下以为法堂,盖思如与其徒惟新、净惠共辍衣钵搆架,复藉众缘以卒成者也。
法堂前为亭,穿殿门,揭板署额,出思如己费。
僧堂三门,扁曰选佛场,接待室一门,扁曰栖云,思如买民屋,藉众力徙置。
钟楼,俞某妻徐氏出奁资独成。
山门,洪氏捐木,僧惟新、道人朱觉崧鸠众竣事。
大权像,行者袁静因捐己及募众圆成。
记毕授师,师踊跃作礼曰:「若此传矣」。
至元壬辰春二月日。
湘东王令悼王规大同二年 南梁 · 萧纲
 出处:全梁文卷九
威明昨宵奄后殂化,甚可痛伤,其风韵遒上,神峰标映,千里绝迹,百尺无枝,文辩纵横,才学优赡,跌宕之情弥远,濠梁之气特多,斯实俊民也。
一尔过隙,永归长夜,金刀掩芒,长淮绝涸。
去岁冬中,已伤刘子,今兹寒孟,复悼王生,俱往之伤,信非虚说(《梁书·王规传》,又《南史》二十二。)
华阳陶先生墓志铭 南梁 · 萧纲
 出处:全梁文卷十三
维大同二年龙集景辰克明三月王寅朔十二日癸丑己时,华阳洞陶先生蝉蜕于茅山朱阳馆。
先生讳弘景字通明,春秋八十有一。
屈伸如恒,颜色不变。
有制赠以中散大夫谥曰贞白先生,遣舍人主书监护事。
十四日己时,窆于平之山。
若夫真以归空为美,道以无形为贵。
不知悦生;
大德所以为生,不知恶死,谷神所以不死。
妙矣哉!
隐显变化,物莫能测。
既而岫开折石,天坠玉棺;
银书息简,流珠罢灶。
九节丽于空中,千和焚于地下;
仙官有得朋之喜,受学振临谷之悲。
余昔在扮壤,早逢圯上之术;
今簉元良,屡禀浮丘之教。
握留符而恻怆,思化杖而酸辛。
乃为铭曰:
无名曰道,不死为仙;
亦有元放,兼称稚川,遁形解化,自昔同然。
猗欤夫子!
受箓归玄。
传苑吏,书因贾船;
虎车照景,蜺拂凌烟。
馀花灼烁,春涧潺湲,郁郁茅岭悠悠洞天,三仙白鹤,何时复旋(《艺文类聚》三十七)
定救日仪诏永定三年五月丙辰朔 陈朝 · 陈霸先
 出处:全陈文卷一
此乃前代承用,意有未同,合朔仰助太阳,宜备衮冕之服,自今以去,永可为准(《陈书·武帝纪》下,五月景辰,日有食之,有司奏旧仪御前殿,服朱纱袍,通天冠,诏云云,又见《南史》九)
须弥塔 南北朝 · 王方略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五
魏天平三年岁次丙辰正月癸卯朔,合邑等敬造须弥塔一区。
仰为皇帝陛下、师僧、七世父母、所生父母、因缘眷属,后为边地众生,常与善居;
弥勒三会,唱在初首;
下生人间,侯王长者;
合邑诸人所愿如是。
教化主王方略,邑师法显,邑师道宝,比丘道景,比丘僧惠,贾仲、郭阿、石□、曹和、唯𨙷刘□□(碑拓本)
笑道论 其二十 敕使瞿昙十九 北周 · 甄鸾
 出处:全后周文卷二十
《老子化在歌》曰:「我在舍卫时,约敕瞿昙身。
汝共摩诃萨,赍经来东秦
洛神州界,迫至东海间。
广宣世尊法,教授聋俗人。
与子威神法,化道满千年。
年满时当还,慎莫恋东秦
无令天帝怒,太上蹋地瞋」。
臣笑曰:案瞿昙者,即释迦也。
《化胡经》云:「周庄本初三年,太岁丙辰,白净王子既得正觉,号佛释迦
老子见其去世,恐人懈怠,复下多罗聚落,号曰迦叶,亲近于佛,焚焚尸取骨,起塔分布」。
若如上文,释迦未生,不得预遗瞿昙往东土也。
如其巳生成佛者,中间无容得受迦叶之约敕,充千年之使乎?
岂有菩萨亲侍于佛,而敕佛为使乎?
周庄一政止有一十五年元年,乙酉,全无丙辰本初之号。
何谬如斯,足令掩耳,亦使太上蹋地而瞋乎。
摄山栖霞寺 陈朝 · 江总
 出处:全隋文卷十一
盖闻天有神宫,地云灵府。
桑钦博记,始叙四衢之塔。
金朔著经,因知于步之寺。
至如峰形甑累,岫势堂密,亦乌足言哉!
南徐州琅邪郡江乘县界有摄山者,其状似伞,亦名伞山
尹先生记曰:「山多草药,可以摄养,故以摄为名焉」。
南瞻旧落顾悌镇戍之坞;
北望荒村,扈谦卜筮之宅。
山西南隅,有外道馆地,俄而疫疠磨灭。
三清遗法,未明五怖之灾。
万善开宗,遂变四禅之境。
倏见齐居士平原明僧绍,空解渊深,至理高妙,遗荣轩冕,遁迹岩穴。
宋泰始中,尝游此山,仍有终焉之志。
村民野老,竞来谏曰:山多狼虎毒蛇,所以久绝行践。
僧绍曰:「毒中之毒,无过三毒」。
忠信可蹈水火,猛兽亦何能为?
乃刊木驾峰,薙草开径,披拂蓁梗,结构茅茨,廿许年不事人世。
渡河息暴,扰箧无立,皆曰诚至所感。
法度禅师,家本黄龙,来游白社,梵行殚苦,法性纯备,与僧绍冥契甚善。
尝于山舍讲《无量寿经》,中夜忽见金光照室,光中如有台馆形像。
岂知一念之间,人王照其香盖,八未曾有,渊石朗其夜室。
居士遂舍本宅,欲成此寺,即齐永明七年正月三日度上人之所构也。
山情率易,野制疏朴。
崖檐峻绝,涧户幽深。
卉木滋荣,四时助其雕绮。
烟霞舒卷,五色成其藻绚。
居士尝梦此岩,有如来光彩。
又因间居,依稀目见。
宝海梵志,睡睹花台
智猛比丘,行逢影窟。
故知神应非远,灵相斯在。
居士有怀创造,俄而物故。
其第二子仲璋,为临沂,克荷先业,庄严龛像
首于西峰石壁与度禅师镌造无量寿佛坐,身三丈一尺五寸。
通座四丈,并二菩萨倚,高三丈三寸。
若乃图写瑰奇,刻削宏壮。
莲花莹目,石境沉晖。
藕丝萦发,云崖失彩。
项日流影,东方韬其大明。
面月驰光,西照匿其成凫。
大同二年,龛顶放光。
光色身相,晃若炎山。
林间树下,赩如火殿。
禅师自识终期,欣瞻瑞应,以建武四年于此寺顺寂
岂非六和精进,十念允谐?
向沐宝池,方登金地者也。
文惠太子豫章文献王竟陵文宣始安王等,慧心开发,信力明悟,各舍泉贝,共成福业。
宋太宰江夏王霍姬,蕃闺内德。
雍州刺史田奂,方牧贵臣。
深晓正见,妙识来果。
并于此岩阿,广收财施,琢磨巨石,影拟法身。
梁太尉临川靖慧王,道契真如,心弘檀密,见此山制置疏阔,功用稀少,以天监十年八月爰撤帑藏,复加莹饰,缋以丹青,镂之铣荡。
五分照发,千轮启焕。
排天堂庑,玉露分色。
接岫轩墀,翠微抽影。
八定之似,步纤草而扬梵。
三慧之僧,挹飞泉而动色。
喜园凝静,岂傲吏之凡游?
深谷虚玄,非愚公之俗路。
是以王公搢绅之辈,郎吏胥史之属,步林壑,陟皋壤,升精舍,拜道场,无不洗涤无明,浣濯嚣暗。
非直心之砥路,孰能如斯者乎?
法师,志业该练,心力精确,度上人将就迁神,深相付嘱。
法师聿修厥绪,劝助众功,基业田园,多所创置。
先有名德僧朗法师者,去乡辽水,问道京华,清规挺出,硕学精诣,早成波若之,夙植尸罗之本,阐方等之指归,弘中道之宗致
北山之北,南山之南,不游皇都,将涉三纪。
梁武皇帝能行四等,善悟三空,以法师累降徵书,确乎不拔。
天监十一年乃遣中寺释僧怀、灵根寺释慧令等十僧诣山,咨受三论大义。
贾谊曰:「学圣道如日之明」。
孙卿云:「登高山知天之峻」。
今之探赜,其此之谓。
南兰陵萧𥇎,幽栖抗志,独法绝群,遁世兹山,多历年所,临终遗言,葬法师墓侧。
还符田豫,托西门之冢。
更似梁鸿,偶要离之瘗。
又案《神录》云:「楚靳神在今临沂县」。
齐永明初,神诣法度道人受戒,自通曰靳尚,即楚大夫之灵也。
大同元年二月五日,神又见形著菩萨巾,披袈裟,闲雅甚都,来入禅堂,请寺众说法。
昆岭之中,百神所在;
首阳之路,八驷并驱。
未有修净戒之品,诣得道之僧,整忍辱之衣,入安禅之室。
是知名山大泽,灵异凭依者矣。
慧布法师幼落烦恼,早出尘劳,律仪明白,贞节峻远,贯综三乘,不自媒衔,楷模七众,无所底诃。
曩日静憩钟岩,余便观止。
餐仁饮德,十有馀年。
顷于摄阜,受持珠戒。
佩服之敬,虽敢怠于斯须;
汲引之劳,且曷伸于报效。
夫言意难尽,铅椠易凋。
固比河山,莫如金石。
凡诸徵应,并预随喜,并勒于碑左,乃为颂曰:
漫漫心火,冥冥世流。
若寄,喻死如休。
三明未了,十智难周。
尽缠痴爱,岂离疮疣。
敬仰鸡足,恭闻鹫头
斯风可羡,其路何由。
我开梵宇,面壑临丘。
我图灵迹,果植因修。
兼金画绘,泐石雕锼。
连云出没,泄雨沉浮。
经行松磴,禅坐蕙楼。
涧风长泻,崖溜悬抽。
花台似雪,夏室疑秋。
名僧宴息,胜侣薰修。
三乘谓筏,六度为舟。
金幢合盖,宝驾驱辀。
地祇来格,天众追游。
五时无爽,七处相侔
辞题翠琰,字勒银钩。
贤乎乐饵,过客宜留。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三
黄帝大电之精。
以太清而张乐。
惟高辛招摇之象。
以人事而纪官。
于是乎生我司徒
敬敷五教。
翼赞虞帝而咸熙庶绩。
惟殷汤受天明命。
以统九有之师。
微子崇德象贤。
以为万邦之式。
于是乎生我丞相
约法三章
光辅汉室而威加四海
自齐宣皇帝商周之日。
号西伯以称臣
太祖高皇帝尧舜之朝。
南河而革故。
司空临川献王懿亲明德。
论道经邦。
中庶子平乐侯开国承家。
丹书白马。
于是乎生我齐贞公
惟魏之宝。
周之翰
开上帝而格天地。
燮阴阳而平水土
详求典载。
历选台衡。
或大泽而康帝图。
或高邱而济王业。
诸侯五百。
伊尹出于庖厨。
甲士三千。
太公起于屠钓。
未有上从轩后。
下及全齐。
圣主明君。
三居域中之大。
帝师王佐。
累极人臣之重。
古所谓殁而不朽者。
抑斯之谓欤。
公讳彪。
字明俊
兰陵人也。
宣帝之元孙。
高帝之曾孙。
临川王之孙。
平乐侯之子。
禀神河岳。
庆王侯。
攀两曜之末光。
乘五行之秀气。
温厚廉让。
当时以为达人。
宣慈惠和
天下谓之才子。
属三方鼎立。
九土星分。
禄去公朝。
失诸侯之盟会。
政由梁国
建天子之旌旗。
士女同叹于商墟。
鬼神共谋于曹社。
公杜门屏迹。
心不自安。
与门生故吏数百人归于后魏
宣武皇帝以客礼待之。
诏除给事中
假龙骧将军。
正光五年彭城长史
假节则将军比于王浚
优礼则长史兼于杜袭
龙骧可畏。
晋后任之于渡江。
骐骥不乘。
魏氏托之于留府。
六年通直郎散骑常侍中书侍郎
永安三年帝北巡。
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
散骑通直
起于天兴之元
中书侍郎
始自黄初之代。
宣威抚军之号。
仆射光禄之名。
奇才总于文武。
重任归于将相
徐方叛逆。
以公为行军长史兼统别部。
仍加鼓节。
彭城宋邑
海岳徐州
峄阳孤桐。
羽畎夏翟。
昔称都会。
今实边陲。
鲁伯禽始得专征。
周穆王遂行天讨。
公手执旗鼓。
坐谋帷幄。
陶侃部分之明。
阮孚戎旅之重。
有如荀羡
独负逸偫之才。
不学江逌
空有连鸡之喻。
徐州平。
黄门侍郎扬州大中正
黄扉蔼蔼。
青琐沈沈。
有若张公之万户千门。
博观图籍。
太湖为浸。
会稽为山。
有若荀勖之十郡一州。
诠藻人物。
累迁大司农
秦称内史
汉曰司农
管夷吾陈不涸之名。
耿寿昌常平之议。
时播百谷。
后稷让于虞书。
阜成兆民。
列卿拜于周典。
普泰元年车骑将军
右光禄大夫
永熙二年出为颍川太守
地称汝颍。
俗尚申韩。
有郑伯之别都。
有周公之朝邑
教之德化
无囚历于八年。
任于贤能。
旁润踰于九里
于时齐武王居中作相。
实有迁鼎之谋。
太祖在外持兵。
深怀事君之道。
昭公失位。
由季氏之执权。
襄王出居。
晋文之霸业。
三年秋八月武帝长安
以义兵从顺。
大统元年开府仪同三司
灵璧县开国子
三百户
金堤石印。
清济浊河。
爰赐土田。
以为藩屏。
汉之宰相
开封邑
周之列侯。
实兼卿士。
二年车骑大将军
九年五兵尚书
十年中书监
骠骑大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
进爵为公。
增邑一千户。
天子有诏。
不入军门。
匈奴未灭
不营私第。
蔡谟兼五兵之署。
邓骘三台之仪。
中书之纶翰。
上公之冕服。
十六年侍中骠骑大将军
以下并如故。
昔惟常伯
今则侍中
切问近对。
拾遗补阙。
冕旒无象。
先问顾和
玉佩不存。
即徵王粲
废帝后二年公不贺。
出为使持节华州刺史
侍中并如故。
桃林国邑。
大荔城隍。
三秦六辅之奥区。
五岳四渎之襟带。
倪宽之为内史
唯事溉田。
薛宣之守冯翊
但知拱默。
寻加特进
馀如故。
官品第一。
朝廷所敬。
辟吏如五府之间。
班列在三公之后。
唐虞之继文德也。
稷契谟明于两朝。
魏晋之顺大名也。
王建功于二代。
周武成三年进封青州齐郡公
二千户
赐号东岳先生
诏曰。
尧有四岳。
朕惟公一人。
赐杂䌽二千段。
甲第一区。
雍州良田百顷。
其优礼如此。
尧命羲仲
星鸟嵎夷之官。
周赐姜牙
穆陵无棣之境。
三王不
同盟固于泰山
百代相因。
旧国传于负海。
保定四年
公薨于长安私第。
天子罢朝。
偫臣赴吊。
丧用官给。
呜呼哀哉。
五年赠少保使持节扬光三州诸军事扬州刺史
谥曰贞公
礼也。
公少丁外艰
州党称其孝。
齐武皇帝见而叹曰。
可谓吾家曾闵。
外祖太尉王俭谓其子侍中骞曰。
成汝宅相者。
在此孙乎。
公之北归也。
魏宣武帝敕曰。
微子去殷。
项伯归汉。
卿又得之于今。
公涕泣横流。
跪而对曰。
臣家国不造。
鼎祚沦亡。
进不能匡正。
退不能死节。
今复托身有道。
何敢比德古人。
益重之。
及周太祖作相西朝。
王侯之下。
皆望尘而拜。
公与之抗礼。
太祖尤相敬待。
屡有咨询。
尝曰。
国家之子房也。
公体淳和之至性。
负廊庙之大才。
孝通神明。
忠定社稷。
马伏波来游二帝。
晏平仲能事百君。
在魏则贾诩荀攸
在周则太颠闳夭
司徒克慎厥始。
丞相厥中。
惟公载德。
克成厥终。
三后同其政道。
子孙训其成式。
辉光助于日月。
积德广于宇宙。
以某年月日葬于少陵原。
国迁三代。
年移十纪。
杜当阳之碑石。
汉水而无闻。
仲山甫之鼎铭。
匈奴而不出。
曾孙皇朝右金吾将军同州刺史得照。
宏才大节。
玉振金声
入当天子之右军
出临帝京之左辅
承积善之馀庆。
大宗之不迁。
愿述家风。
思传祖德。
是用勒铭刻石。
相质披文。
于景钟。
大夫称伐之义。
书于太常
诸侯计功之道。
追题瓦屑。
郑康成北海之门。
重刻碑阴。
张平子南阳之墓。
其词曰。
黄帝摄政。
勤劳耳目。
居于轩辕
战于涿鹿
咸阳
登坛受福。
表正万邦。
缵禹旧服(其一)
逮乎微子
周之国宾
降及萧叔。
宋之懿亲。
高祖丞相
王迹是因。
宣皇御史
社稷之臣(其二)
太阴所立。
皇齐诞圣。
既创元基
仍集大命。
谋孙翼子。
重熙累盛。
天禄永终。
南风不竞(其三)
惟公载诞。
克嗣家声。
千丈多节。
三年一鸣
待时而动。
以族而行。
才归晋国
璧入秦庭(其四)
符坚拜首。
降天之使。
陶豫策名。
勤王之事。
任隆起草。
荣高近侍。
赫赫禁门。
雍容貂珥(其五)
日暮青琐
夕郎之职。
法驾毕陈。
黄门次直。
帝王之盛。
诚在农殖。
如京如坻。
我稷(其六)
吴王旧国
采山铸钱。
公为中正
佩以韦弦。
夏禹遗迹。
今来颍川
公为太守
示以蒲鞭(其七)
齐称东帝。
周称西伯。
诸侯谋王。
天子下席。
公之忠义。
如彼松柏(其八)
发自新邑
归于陆海。
魏德虽衰。
天命未改。
功成晋郑。
为而不宰。
宠茂山河。
于是乎在(其九)
亚夫真将。
去病元勋。
持兵对揖。
绝漠行军。
尚书武库
抑有前闻。
侍中重席。
曾何足云(其十)
当涂逊位。
有周经野。
二国唐虞。
两朝裴贾。
出守冯翊
人无讼者。
受封于齐。
实匡天下(其十一)
晨占赤乌。
夜辨黄熊。
曾参易箦。
期于令终。
子囊城
没有遗忠。
明君辍祭。
偫臣会同(其十二)
黄屋左纛。
轻车介士。
朝发桐乡
暮归蒿里。
积善馀庆。
由来尚矣。
公侯子孙。
必复其始(其十三)
润州上元县福兴寺碑 唐 · 许登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一
维□□□□两仪。
维圣人首于万物。
物本于道。
道行于人。
人资于教。
物本于道者
姑肯务德乎。
人资于教者。
□肯崇德乎。
夫教始于儒。
中于道。
终于释。
释之时义大矣哉。
空寂为体。
慈悲为用。
生死为苦。
涅槃为乐。
□□询夫异兆。
汉后梦夫真仪。
越自西天。
传诸东夏
所以九围之内。
六服之外。
像法流衍。
元风振扬。
四千二百甲子于兹矣。
我天宝之季。
乾柱䆮折。
坤维䆮裂。
有为凶渠。
奸乱河朔
有生逆节。
乘衅江淮
乾元中
暴兵至于金陵
蹂踖闾阎。
残其寺观。
鞠为瓦砾者。
福兴首之。
福兴寺。
梁大同二年之俶建也。
本于塘蒲之东。
迁于银湖之北。
中更一徙。
以袭其初。
传记缺遗。
莫详岁月。
嗟夫。
昔秽国尽烧。
我净土弗毁。
慧眼之睹矣。
今精庐斯坏。
我法侣无归。
凡目之取矣。
有禅师德号道融
本姓楼
东阳义乌人也。
肃宗皇帝龙飞朔方。
大赦天下。
改元为至德
每寺度人。
以蕃王室。
润州刺史御史大夫江南东道节度处置使京兆韦公陟。
俾属城大德。
咸举所知。
禅师行业精修。
法门之中。
裒然为首。
遂正名僧籍。
而□于福兴焉。
初入牛头山
谒第六□忠大师
遽受密印而为正座。
大师三昧之主。
四支之尊。
摄心无涯。
定力无等。
首施钱三十万。
禅师曰。
可□□招提。
□其安乐。
禅师跪以奉命。
乃初请之邑。
再请之州。
州伯邑长
佥谐恳愿。
大唐上元二年龙集辛丑季秋月旬九日
遂移橛旧额。
肇橛新居于天竺之山。
为真宝地也。
天竺在故寺东南七里。
名符佛国。
山则我乡。
此盖有开必先。
阴骘灵鹫。
禅师尝读经典。
至千二百五十人俱。
□之而言曰。
岂直多徒。
亦堪集事。
遂据此数。
以裒其人。
人钱三缗。
共成法相。
行檀如水。
品物如山。
未盈旬时。
我望充塞□是邑也。
建业旧都。
齐梁遗风。
乃聚沙为塔。
于然灯求记者。
家不无之。
易用受化。
是故栋梁之才。
□里而来。
如陵如堆。
班倕之伍。
千里而聚。
如云如雨。
乩之以日。
懋之以功。
刊山陊崖。
敜阱夷坎。
芟蒙茏为显地。
刬崱□为康衢。
其平如磨。
其细如砥。
禅师以心居中度殿。
以背居后度宇。
以首居高度台。
以足居下度室。
以臂居北度廊。
以手居南度门户。
授□□□皆约我身。
规圆之。
矩方之。
纵度之。
横□之。
上协于天。
下协于地。
明协于人。
幽协于神。
然后斯之以斧斤。
督之以绳墨。
审之以面势。
较之以方隅。
使人无所惑也。
□之以□□□之以榱桷。
□之以轩牖。
墄之以阶墀。
使人知大壮也。
先之以粉绘。
后之以丹雘。
雕之以金璧。
镂之以□□使人观巨丽也。
烁瀛海。
花敷蓬莱。
如鹏斯飞。
如虹斯饮。
色空相射。
晶光相廞。
煌煌炎炎。
□□烂烂。
回翔日月。
吐纳阴阳。
弗可得而名也。
白荡之山。
以□其左。
沧江之水。
以浟其右。
斗辰之□以爓其上。
盘龙之镇。
以抉其后。
望夫南上以启行。
慈姥东向而奔走。
胜势交□□□放纷。
蓄灵孕奇。
□岚泄雾。
彩章屡变。
浓淡更鲜。
又弗可得而名也。
多罗之树。
郁以青葱
功德之水。
湛而清净。
涌塔浮于倒景。
香刹彗于行云。
贵色薝卜之花。
和鸣迦陵之鸟。
大雄据师子之座。
贲然当阳
太子垂璎珞之衣。
嫣然列侍。
相好□□变化无穷。
罔得智而知。
罔得亿而测。
巍巍光大。
不可称量。
四天赫临。
八部周护。
持殳秉槊。
一何棱□□□□颐一何拗怒。
精灵肸蚃。
如在虚空。
(元攴)乎诱掖偫生。
虔修六度
撞钟鸣磬。
以破昏疑。
击鼓吹螺。
以施号令。
闻者开般若之智。
见者发菩提之心。
或谓宝生之国。
极乐之土。
颇黎为地。
黄金为绳。
流泉浴池。
珠交雾幔。
以此为念。
吾无腼焉。
惟禅师之经营兹寺也。
祯符景瑞。
匪朝伊夕。
五翚掊地。
神之定矣。
三虎禦寇。
神之命矣。
二木不夺。
神之正矣。
一泉息浊。
神之净矣。
灵芝三秀。
嬔谷嬔山。
祥莲合房。
于沼于沚。
造门之女。
呴而不宿。
游方之人。
投而弗禁。
祅灾起念而自殄。
危惧归心而必释。
禅师之道。
恶可倪也。
禅师之德。
恶可测也。
演慈悲之化。
降淫慝之神。
皆建庙立祠。
血食不绝。
近云百祀。
远谓千龄。
大则牺牛之建。
小则特豚之祷。
以月以日。
以时以节。
弗敢矫诬。
不□□□□□墉屹然。
灌木捎天。
但得而遵。
何繇而殛。
禅师以为修道之本。
在于利人。
从人之欲。
可谓除患。
乃诣其□□□视谛观。
以日系月。
身心静一。
或呈丑相。
未睹睟容。
或□□□无何稽首。
悉与受菩萨净戒。
而度脱之。
斩阴斩阳。
以为梵宇。
取彼居室。
寘之金仙。
寂寥而无事矣。
城邑聚落。
数百里閒。
巫风遂消。
佛道增长(阙 字)
主之教欤。
禅师之力欤。
二相交修。
一体互用。
不然者。
何以元通妙感而若是乎。
予耳聆嘉声。
目览懿迹。
乃知□圣道者谁能虑始。
创僧坊者□□□□王公大人。
豪富长者。
国当全盛。
家有货财。
然以更之存亡。
积之年纪。
人则尽瘁。
事或丛残。
未有□□乎禅门。
独行世界。
时遭多难。
道弗屡空。
□□而□福自开。
晏坐而万缘斯凑。
不七八稔。
指顾皆成。
轮才乎而。
奂才乎而。
若夫经始之善人。
屋宇之□数。
纪于碑阴之上。
庶千劫炳然而可□其辞曰。
观空匪易。
□相良难。
既观又□扬波导澜。
渊渊我师。
体□行端。
经之精舍。
粲以林峦。
其宇伊何。
维栴与檀。
其饰伊何。
维琅与玕。
耀耀华影。
峨峨郁盘。
閟阴迪阳。
从暑阅寒。
世界非广。
渤澥非宽。
景于是萃。
思于是殚。
甘露之门。
净口以餐。
般若之□□心以安。
右浃大江
左驰长干。
霭如山青。
赩若霞丹。
硉矹丰碑。
□□不刊。
追琢斯文。
亿载是观。
茅山贞白先生 中唐 · 李渤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二
吴荆牧陶浚七代孙名宏景字通明
丹阳秣陵人也。
初娠。
母梦日精在怀。
并二天人降。
手执香炉。
觉语左右曰。
当孕男。
人非凡人。
亦恐无后。
及生标异。
幼而聪识。
成而博达。
因读神仙传。
便有乘云驭龙之志。
年十七。
江敩褚炫刘俣宋升明四友
历数王侍读
皆总记室
笺疏精丽。
为时所重师法。
及清溪宫成献颂。
宣旨褒赞。
兼欲刻石。
王俭议异乃止。
年二十馀服道。
后就兴世孙先生咨禀经法。
精行道要。
通幽洞微
奉朝请
乃拜表解职。
答诏优叹。
赐与甚厚。
公卿祖之征虏亭。
供帐甚盛。
咸云自齐以来。
未有斯事。
遂入茅山
又得杨许真书。
遂登岩造静。
自称华阳隐居
书疏亦如此代名。
特爱松风。
庭院皆植。
每闻其响。
便欣然而乐。
明帝欲迎往蒋山。
恳辞得止。
然敕命饷赉。
恒为烦剧。
乃造三层楼。
先生居其上。
弟子居中。
接宾于其下。
令一小竖传度而已。
潜光隐曜。
内修秘密。
深诚所诣。
远属霞人
可谓感而遂通者也。
身长七尺八寸。
为性圆通谦谨。
心如明镜。
遇物斯应。
少忧戚。
无嫉竞。
灭喜怒。
澹哀乐。
或有形于言迹者。
是显事广物。
深慕张良之为人。
率任轻虚。
飘飘然恒有云霞气。
其所修为。
皆自得于心。
非傍识能及。
尤长于铨正伪谬。
地理历算
文不空发。
成即为体。
造浑天仪。
转之与天相会。
其纂真诰隐诀。
老子等书二百馀卷。
至永元二年
深托向晦。
梁武帝革命。
议国号未定。
先生乃引诸谶。
记梁是应运之符。
又择郊禅日。
灵验昭著。
敕使入山。
宣旨酬谢。
既早与之游。
自此之后。
动静必报。
先生既得秘诀。
以为神丹可成。
恒苦无药。
皆给之。
又手敕咨迓。
先生画两牛。
一牛散放于水草之间。
一牛著金笼头。
有人执绳。
以杖驱之。
笑曰。
此人无所求。
欲效曳尾龟
岂有可致之理。
时有大事。
无不前已奏陈。
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大通献刀二。
一名善胜
二名成胜。
为佳宝。
金楼子云。
于隐士重陶贞白
士大夫重周宏正。
其于义理。
精博无穷。
亦一时名士也。
先生常作诗云。
夷甫任散诞。
平叔坐谈空。
不信朝阳殿。
化作单于宫。
其时人事竞谈元理
不习武事。
侯景之难。
并如所言。
大同二年告化。
时年八十五。
颜色不变。
屈伸如常。
屋中香气。
积日不散。
诏赠中散大夫
谥曰贞白先生
仍遣舍人监护丧事。
弟子数十人。
王远知陆逸冲称上足焉。
灵惠庙记 南宋 · 鲍黉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咸淳临安志》卷七二、《淳祐临安志辑佚》卷一
皇帝驻跸于临安之十有二年冬,临安府耆老陈德诚等状于有司曰:「化度寺皋亭神祠,自隋以来事之,至今不绝。
旱乾水溢,有祷必应,郡民事无钜细,皆请于神,应若影响。
朝廷岁时降香祈请,不异他祠。
而封爵无加,庙额未立,盖阙典也」。
有司以闻。
明年秋,诏用奉常议,以灵惠名其庙。
远近鼓舞,愿刻诸石,侈大神休,以昭天子之宠命。
寺僧行蕴以其记来请,某不得辞。
谨按,神姓陈氏,讳某字行嵩会稽人也。
东晋,历青、扬、荆、广四州刺史,以武功食钱唐海盐、盐官三邑,见于李宗谔之图经者如此。
梁大同二年,敕封兴善王
后改封崇善王,而失其时代岁月,见于衍之图经者如此。
僧真观讲于众安寺,夜梦神求受净戒,仍舍庙屋五间为佛殿,见于《高僧传》者又如此。
尔后遂寝血食,专供伊蒲塞馔,见于白居易之祝辞者又如此。
神尝使虏,留三年,乃断左臂求还,遂以胡服报命居丧,哀毁过制。
既卒,人嘉其忠且孝,立庙于皋亭山之西南而祠之,闻于耆旧之传者如此。
神既事僧真观,愿护伽蓝,始建庙寺中。
化度寺在唐为「重云」,更曰「承云」。
本朝皇祐中,始改今名,疑即隋之众安寺也,闻于耆旧之传者又如此。
考之《礼经》圣人之制祭祀,非有功烈于民者不在祀典。
而神生则勤于国,死则为国家民物禦捍灾患,其功烈宜祭祀。
故当中兴尽毁淫祀之际,独以众请,庙得赐额,载在祀典,与百神受职。
呜呼!
天子之所以爱民而礼神者至矣,神之所以承天子之宠命而福斯民者,宜如何哉?
抑尝闻汉朱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之,死葬桐乡西郭外,民共为立祠,岁时祠祭。
特县小吏,民且不忘,况神有武功忠孝昭著,宜其举之,至四十馀所。
又闻蜀将关某庙食玉泉山,尝受戒于僧智顗,后祭绝荤茹,福及荆南
神之依向释氏,亦无以异也。
虽然,碑版载神之事为多,而怪诞不经,适足以诬神。
今特摭其可书者,以信于天下后世云。
鲍黉记。
唐前义成军节度郑滑等州观察使检校吏部尚书御史大夫李公二州慰思述 中唐 · 庾承宣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五
彼思者谁。思李公也。
所慰者何。慰邦人也。
曷以思之。政成而惠及也。
曷以慰之。刻石而播美也。
侯其能纪其所以慰。今节度使淮阳郡公袁公尚贤嘉善之旨也。
于戏。郡国者。
土地人民之谓也。藩镇者。
军旅鈇钺之谓也。皇家综覈名实。
襟束体要。上有成则。
下无分权。于是庆位宠命极其数。
杀生刑赏专其柄。政理教化仰其成。
任之莫大也。事之莫重也。
唯其聪明可以尽听览。唯其材智可以适利害。
唯其忠诚可以竭肺肝。然后能耸动乎偫伦。
师范乎四方。作帝垣翰
为人膏泽。历选授命。
非全器备用。则不称兹职焉。
德宗临御既久。锻鍊惟精。
鉴洞偫下。举无遁情。
以四方之少事。专将帅于贤良。
得礼乐诗书之精英。尽典法政化之根本。
居则物受其福。厎于康宁。
去则人慕其德。形于谣咏。
古之作者。又何加焉。
贞元岁。公自给事中累月除尚书右丞
上方倚以为辅。而偫望佥属。
会东军阙帅。时许蔡不靖。
抚安镇定之寄。咸又与能。
用贤先于急病。简兵符于注意。
是使泽润之功。未及于天下。
乂安之理。独赉于一方。
麾幢既行。宠冠偫后。
兹镇之地。据当要害。
风俗之旧。号为坚强
兵甲精而气胜。疆土沃而人逸。
界大藩之雄盛。迩王畿之德泽。
善否之政。难于厥初。
矧自贾相国之宽厚居外。略其法度。
李仆射以制作求理。未及惠化。
姚以静而潜用。卢以促而不暇。
军虽和未及于整。人虽安未遂其泰。
官虽备未尽其理。法虽张未一其门。
遂使强力暴气。时黩武经。
黠胥豪家。时渔细民。
署职禄士。时或倖致。
断刑察狱。时或情及。
公乃明示画。立程轨。
利衔筴以谨其不度。峻堤防以遏其淫心。
开通耳目。改易视听。
先之以端庄肃怠惰。齐之以精爽攻矫诬。
清明烛于无间。机权制于有眹。
十万之室。不可以户晓。
三军之众。不可以心期。
正身行令。罕不率俾。
桉典籍。无冗员以败法。
阅部伍。无宠私以居职。
入闾井。有敬让礼节以厚俗。
行田野。无污莱芜秽之不理。
储仓库本乎节用。水旱因得而备也。
从人欲本乎省事。教化因得而兴也。
苟理道之可究。志意之可留。
小无不勤。大无不备。
一贯其道。七年有初。
公积孝友发为聪明。本学术施于政事。
俨容而居公可畏。庄色而非义不干。
手衡目镜。毫釐无隐。
操松心。风霜彊劲。
春秋称子产以宽猛相济为善理。晋史美元凯以文武尽在为全材。
古今异时。贤哲同道。
今皇帝纂大统之二岁。元和纪号。
方将郊上元。谒清庙。
乃询大政于二三元老。俾第郡国之声绩。
懿重望以居内。副祀之任。
历永岁时。诏书遂东。
有待而起。及黄霸赴召。
韩侯入觐。营舍空其将校
府署尽其官吏。巷无有居。
室无有处。或拥塞遮边。
或馔酒馈饩。咸曰兽草鱼水。
夫何所依。寒裘饥食。
复何所自。思念之音。
亹亹不绝者。逮于今焉。
夫民者氓也。未易其感动。
庶者众也。又难其一心。
非功利之积及于下。惠泽之渐渍自久。
胡不唱而同和。不约而同期。
诚之所孚。在物知感。
自后出镇浙右。入掌邦计。
声先路以人悦。政不言而事理。
由滑之所以著焉。淮阳公代公守镇。
琴瑟异质。雅音同致。
邦人重濡其厚惠。是用思报其前政。
于是左厢押牙御史大夫房士右厢押牙御史大夫范山才摄白马县卢乾真洎耆老张西云等。诣庭诣阁。
宣赞功德。淮阳公乃迹事录实。
累表上闻。愿刊石垂休。
以慰人望。公遂恳白执政
形于色。由是所请。
不时得下。淮阳公叹曰。
仁极于政。义臻于
诚君子之用心也。纪事扬美之道。
其在予乎。今宜名碑。
遂贤者之志。述于文。
抒东人之思。顾谓观察判官殿中侍御史庾承宣
从事在兹。详备闻见。
盍叙之而昭示永永焉。公名元素
字大朴。其先赵郡人也。
崇基峻源。清门茂阀。
历官之前后。修身之事业。
则纪名臣。传循良。
得以耀竹帛焉。今不书。
不敢专也。乃编邦人之咏。
系于篇末。俾采诗之官。
得以荐馨香云。其辞曰。
我所思兮之阳。气熙愉兮物芬芳。
枯者茂兮焚者息。曷以比之公之德。
我所思兮亲之慈。察痛痒兮知寒饥。
充寒饥兮延性命。曷以比之公之政。
我所思兮正始音。薰然和兮天地心。
敬让兮去奸诈。曷以比之公之化。
我所思兮鉴澄澈。净冰玉兮皎霜雪。
幽隐尽兮研精英。曷以比之公之明。
我所思兮河之水。靡昼夜兮波瀰瀰。
我所思兮嵩岳之名山。仰申甫兮霄汉间。
居霄汉兮兴云雨。霖旱岁兮泽九土。
俾吾侯兮终获祜。望而祝之享天祚。
会稽先贤祠传赞下 其十七 梁贞白陶先生 宋 · 史浩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一七
先生字通明讳弘景丹阳秣陵人
十岁得葛稚川《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
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
永明中,脱朝冠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许之,敕所在月给伏苓五斤、白蜜二升,以供服饵。
止于句容之曲山,立馆号华阳隐居。
仙书云,眼方者寿千岁。
先生晚年,一眼有时而方。
梁大同二年卒,年八十五,颜色不变,香气累日,谥贞白先生
案《内传》言,先生尝遐遁东迈,改名氏曰王整,宫称外兵
会稽陶宴岭有先生遗迹,岭由此得名。
上虞县台山,夏侯曾《地志》言,先生尝乘槎钓于山下潭中(事载《南史·隐逸传》及《内传》及《图经》。)
赞曰:
公来山阴,史氏弗传。
遐遁东迈,盖见内篇。
青嶂碧潭,遗迹粲然。
翔鸾舞鹤,来往翩翩。